來自我市全力加速『文旅+經濟』融合發展的報道(中)
首席記 者楊昕宇 楊軍
『一顧驚艷,二顧傾心,三顧忘返!』山川形勝、人文薈萃,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投資窪地、人潮湧動……在『文旅+經濟』融合發展的道路上,集賢可謂是閃爍著得天獨厚的光芒。
這幾天,江蘇游客李永清正忙著裝修集賢縣幸福小區的新家。『來東北旅游一夏天了,還就覺得集賢最舒服。』李永清說,『早起到七星廣場慢跑兩圈,午後到河邊走一走,空氣好、環境好,節奏緩、人熱情,讓我決定在這裡買房、定居。』李永清的感觸代表著大多數外來游客的心聲。 依托紅色資源、生態資源和『一山』『一水』品牌優勢,集賢縣以承辦第二屆全市旅發大會為契機,積極拓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轉化路徑,圍繞全景式規劃、全季節體驗、全要素聚集優化文旅產業布局和供給體系,壯大文旅產業經濟,完善相關公共服務和監管機制,持續叫響『多彩雙鴨山醉美集賢紅』特色旅游品牌,為全市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增光添彩。
(一)
『萬物有所生,而獨知守其根。』在第二屆旅發大會期間,『賡續』『傳承』亦被體現得淋漓盡致。
開幕式上,『復興號』滿載著『福利屯』的回憶,緩緩停靠雙鴨山西站:墾荒大軍上下,知識青年往來,工業農業並舉,城鄉面貌一新,集賢發展進入新時代、新篇章……數字技術的驅動為雙鴨山賡續文脈開闢新的路徑。
以承辦旅發大會為開端,集賢縣在籌備大會、講好集賢故事中持續創新,以紅色文化、墾荒文化、滿源民俗等資源稟賦為切入點,深入推動發展沈浸式旅游、互動式旅游等新業態。景點打卡、山水度假、避暑休閑、森林康養等系列產品紛紛推出,讓廣大游客充分享受業態豐富、熱點集聚、功能復合的旅游產品服務。
第二屆雙鴨山市文旅產業暨四大經濟發展大會期間,與會嘉賓在實地走訪調研集賢文旅產業後一致認為:旅游產業發展在雙鴨山潛力巨大,大有可為。
知之愈明,行之愈篤。按照全市的戰略布局,集賢縣委縣政府對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方向清晰明了,集中在『用差異化產品開拓新市場、用優質產品打造文旅品牌、用創新產品實現可持續發展』三個方面。集賢縣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王瑤認為,集賢旅游資源種類多樣,旅游產業發展空間很大。通過創新發展模式,推動文旅深度融合,推出更多符合人們需求的非標旅游產品,讓國內外更多游客體驗到不一樣的集賢。 時任集賢縣委副書記、現為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局長的王曉剛同樣看好集賢文旅產業的未來。他表示,集賢擁有非常優質的文旅資源,這些優質文旅資源可以重新解讀、增強吸引力,有故事可講、有市場潛力的旅游產品都可以做出自己的特色。而且這些都是全市文旅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亮點。
(二)
火炬高舉,發展不停。以旅發大會開啟的文旅深度融合,為集賢縣帶來的是不斷昇級的產品供給。 擯棄『上車睡覺、下車拍照』的走馬觀花式觀光游模式,集賢縣文旅產業起步就在品質游、深度游、特色游上下功夫——突出自身特色、充分彰顯個性、注重旅游體驗,從旅游產業規劃、
產業鏈條開發、旅游文化拓展等方面全面深層挖掘,用自身特點彰顯旅游內涵,走出獨具集賢特色的文旅之路。
於是乎,『到七星山去露營』活動一下子就點燃了眾多市民游客的激情。紅色歌舞、情景短劇、太空體驗、水幕燈光秀等主題露營活動在七星山景區相繼開展,從天幕、帳篷、草坪,到音樂、啤酒、燒烤,新產品、新玩法、新理念充分展示了集賢文旅產業新業態。
借『七星山露營』之勢,集賢縣鄉村露營、濕地露營、母親河濱水生態露營遍地開花,『一山一水一帶』優勢盡顯,『詩』和『遠方』全面聯結,不僅給游客帶來新體驗,也帶動形成文旅市場新的增長點,成為集賢文旅消費的生力軍,『多彩雙鴨山醉美集賢紅』品牌更加響亮。
消費市場的積極響應,更加堅定了集賢縣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信心和決心。『深入挖掘紅色文化、特色文化、民俗文化,並與旅游產業結合起來,用文化元素扮靚旅游景點,用文化作品推介旅游產品,推動文旅產業加速昇級,把文旅產業打造成轉型發展的戰略性支柱產業,蹚出一條新時代文旅融合發展的新路子……』寫入了縣政府工作報告之中。
『房車露宿看星火流螢,美食夜市賞人間煙火。』通過冰雪嘉年華、賽事進景區、全民運動會、文化活動月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文旅活動,打造文旅產業新業態、新產品、新場景,推動旅游市場持續昇溫。
如今,集賢縣開啟『後旅發時代』,同時承載『中國最具影響力的紅色旅游名縣』『生態旅游目的地』,集賢以更高起點、更高水平、更高質量地開發生態游、紅色游資源寶藏,推動紅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打造『重走抗聯路』紅色旅游品牌。 七星山紅色研學、安邦河濕地主題體驗、母親河避暑、七星山登頂等主題旅游產品,形成了生態游加紅色游的互補效應和乘數效應;光輝歲月·雪村部落、高豐稻田現代農業、『福利屯』夜市美食一條街、『三一二五六部落』鄉村體驗等特色旅游產品進一步促進了全縣文旅產業做大做強做優。
(三)
『辦好一次會,帶火一座城』。推進文化旅游產業和『四個經濟』融合發展,是我市探索出來的發展思路,也是推動全市文旅產業加快發展的好方法和新路徑,更是市委總體工作思路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二屆旅發大會用『新特點』『新收獲』,展示了『文旅+經濟』融合發展的生動實踐。
這是一屆精神傳承的盛會。集賢縣接過『接力棒』,把承辦大會作為全方位展示文旅蓬勃發展態勢的重要契機,聚焦推動旅游基建大提質、營銷大昇溫、治理大創新、產業大發展,整合18億元的『交通強國』和鄉村振興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對景區景點、村屯基礎設施、人居環境進行全面昇級,構建了『一山一水一帶』旅游產業格局,舉全縣之力,辦成了這次高標准、高水平的旅游盛會,用『一座城、一家人、一起拼、一定贏』的拼勁和乾勁,把過去不敢想、不能做、做不了的工作變成現實,實現了雙鴨山『旅發精神』的傳承和昇華。
這是一屆推動發展的盛會。把旅發大會作為廣交朋友、擴大影響、引資引智的主陣地,深入挖掘黑、綠、紅、白、金『五色資源』優勢,高規格開展招商推介,高效率推動項目落地,有力地促進了轉型高質量發展。借助旅發大會的『東風』,我市簽約項目119個,簽約額近550億元,旅發大會期間,與阿裡巴巴、中船、廣東文投等知名企業簽約項目23項,簽約額40多億元,體現出我市『辦一屆旅發,興一方經濟』的理念,用旅發大會帶動『六大主導產業』同步發力,揭開了雙鴨山加快轉型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這是一屆唱響家鄉的盛會。把旅發大會當作展示城市魅力的舞臺,調動全國、全省各大媒體和各方面宣傳力量,邀請了一些社會名流、影視明星通過錄制小視頻,對我市進行了廣泛宣傳,特別是開幕式當晚線上同步播出的文藝匯演,點擊率超過660萬次,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贏得了新聞媒體的持續聚焦,贏得了各地游客的熱情點贊,讓雙鴨山這座多彩魅力山水城大放異彩。
(四)
『文旅產業搭臺、四個經濟唱戲、廣大群眾受益。』
我市以『城鄉提檔、景區提昇、服務提能、作風提效』為主線,統籌謀劃、精細設計、一體推進,各項工作取得了新進展,也讓全市上下深深感受到了旅發大會帶來的實實在在的變化。
『文旅產業』成為主導產業的基礎逐步夯實。首屆旅發大會,拉動了寶清縣旅游消費收入過億元,帶動全市旅游業收入達23.3億元。第二屆旅發大會帶動全年旅游業收入增長30%。可以看出,旅發大會以來,我市文旅產業收入增速在『六大主導產業』中的佔比越來越重,對經濟發展的支橕、推動作用越來越強,文旅產業已經成為『六大主導產業』的重要支柱。
『文旅+經濟』成為加快發展的動力日益顯現。積極推動『四個經濟』融合發展,賦能『六大主導產業』,通過努力,全市『四個經濟』體量、規模不斷發展壯大,數字產業『聚鏈成群』,智能車間、智慧礦山、智慧農業全面推進,跑出了雙鴨山『數』度。生物基地、生物醫藥、生物制造等加快發展,2023年完成簽約生物經濟產業項目8個,投產生物經濟產業項目27個,實現營收51億元,寶清縣獲得『2023中醫藥傑出道地藥材之鄉』稱號。冰雪品牌影響力不斷昇溫,聖潔搖籃山昇級4S級滑雪場,承辦多場賽事活動,接待游客、旅游收入實現了雙提昇。創意設計市場主體發展到80多家。在旅發大會的帶動下,我市的『四個經濟』發展不斷提速,顯示出了巨大潛力和強勁生命力。
『旅發精神』成為城市精神的內核深入人心。旅發大會的成功舉辦,凝聚了一種精神,那就是『旅發精神』。我市把籌備旅發大會的過程,作為檢驗深化能力作風建設和『三航行動』工作成效的『試金石』,全市上下合唱『協同曲』、同下『一盤棋』,形成了齊心協力、攻堅克難的強大合力。跑出了『旅發速度』,展現了『旅發狀態』,體現了『旅發質量』。
從挹婁石器到風電高鐵,從轉型振興到高質量發展……站在五千年歷史的厚土,仰望璀璨文明的星空,旅發大會啟迪出的發展新模式,為雙鴨山帶來了一片新天地。新時代的雙鴨山人,篤定以文旅賡續文脈薪火,一年接一年繼續傳承,一代接一代努力奮斗。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雙鴨山大地優美的自然生態環境必將會更富有煙火神韻,厚重的獨特文化蘊含必將會更彰顯無窮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