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鈕
展會為媒 雙鴨山『好物』俏四方
//shuangyashan.dbw.cn  2025-05-30 06:50:44

楊軍 黑龍江日報記者 潘宏宇

  第二十一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期間,雙鴨山市攜眾多優質農林產品亮相龍江好物展銷活動,來自林區的大米、猴頭菇、木耳、蘑菇、樺樹汁、山野菜等,吸引了眾多消費者的目光。

  第三十四屆哈洽會上,雙鴨山市精心挑選一大批『名優特新』產品參展,也引起了各地客商的關注,其中玉米系列制品、黑蜂系列、糧油、白瓜籽等特色產品銷售『火爆』;蘆葦畫、魚皮工藝制品、北沈香制品等文創產品讓觀眾眼前一亮。

  一直以來,雙鴨山市利用好各種展會平臺,抓住每一次機遇,采取線上線下聯動的方式,積極宣傳推介雙鴨山綠色農產品及文化旅游產品,講好雙鴨山故事,展示雙鴨山形象,不斷提昇雙鴨山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叫響『綠字號』挺進大市場

  哈洽會上,雙鴨山展區撲面而來的『綠色』十分吸睛。大米、豆油、蔬菜、粉條、白瓜籽、蜂產品、雜糧雜豆、小麥制品、鮮食玉米、林下產品10類60餘種有機、綠色、無公害產品及『名優特新』產品亮相,讓人目不暇接,青睞不已。這是雙鴨山市讓『綠字號』農產品從寒地黑土挺進國內外大市場的有力舉措。

  近年來,雙鴨山市堅持『綠色興農、品牌強農』的發展思路,以著力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為目標,推動以綠色有機地標為主體的綠色優質農產品高質量發展。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優勢,因地制宜調整區域生產布局,截至目前,市屬綠色食品認證面積230.8萬畝。同時,在穩定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准化生產基地205萬畝的基礎上,擴大綠色食品標准化基地面積,饒河縣先後創建水稻基地55萬畝、玉米基地30萬畝,積極創建50萬畝玉米綠色食品原料大基地,寶清縣創建玉米大豆基地50萬畝。

  目前,雙鴨山市發展市屬綠色食品企業42家,綠色食品認證數量達到87個,產品涉及大米、大豆、大豆油、豆粕、小麥粉、蔬菜、食用菌、蜂產品、鮮食玉米等。該市7個農產品被納入2024年第三批全國『名優特新』農產品名錄並獲得全國『名優特新』產品證書,實現了『零』的突破,品類涵蓋了雜糧類、糧食類、蔬菜類以及淡水魚。今年,有6家企業的14個產品的申報材料已遞交到省和國家綠色食品中心。

  『一綠通天下、一綠值千金』。隨著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日益受到消費者的歡迎,『綠色』產品的市場知名度和佔有率不斷提高。為了讓雙鴨山的『名優特新』農產品走得更遠,該市積極組織認證綠色食品企業參加哈洽會、綠博會、農交會等各類農產品展會,通過展會宣傳推廣、與客商洽談交流等方式,不斷拓寬綠色有機產品的外銷市場,提高農產品知名度和影響力。

  『綠色當頭』『綠色領先』。雙鴨山市資源廣茂、地大物博,綠色優勢明顯,在未來的發展中,雙鴨山市堅定『逐綠而行』『向綠而興』,唱響綠色『主旋律』,加快農業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促進鄉村生態振興。借助各種展會, 雙鴨山的『綠字號』會走得越來越遠,『綠色價值』也將不斷昇級。

  『線上線下』聯動流量變『留量』

  『展會為媒、共享機遇、促進交流,展會搭橋、廣泛交友、合作共贏』。每次展會期間,雙鴨山市通過『線上線下』聯動,不僅吸引了大批消費者到展廳駐足品鑒、購買產品,更有諸多客商前來深入洽談、尋找合作商機。

  讓直播鏡頭成為農產品連接市場的橋梁。哈洽會期間,在雙鴨山展區,一場場別開生面的『雲端盛宴』吸引著人們的目光,主播們以『沈浸式逛展』的創新模式,將展區實景與產品故事緊密結合,實時與觀眾互動,彈幕不停滾動……

  從『田間』到『雲端』。饒河縣緊盯優質農林產品產加銷一體化發展,以電商直播銷售為牽引,有效拓寬了農產品銷售渠道和本地優質農產品價格上昇空間,持續提昇區域產業鏈、供應鏈的強度和韌性。本屆哈洽會專門設立了電商直播展區,延續『線下展示+線上直播』模式,聚焦地域特色產品,搭建5個直播展臺,開展5天自然流直播,搭建起『展品即商品、展期即銷期』的全渠道營銷場景,持續放大饒河電商品牌效應。哈洽會期間,銷售額達2837餘萬元,總銷售量60餘萬件。

  『雲上展廳』搭建舞臺,電商直播點燃熱度。為了強化宣傳推介效果,四方臺區電商服務中心在產品前架起了專業直播設備,手持自拍杆的主播化身『雲端推介官』,從晶瑩剔透的高鈣果飲品到金黃酥脆的爆米花零食,從傳承匠心的『老七一』驢肉到顆顆飽滿的大榛子,『四方家宴』系列農產品在鏡頭前逐一亮相,引人關注。

  同步講解百年配方背後的匠心故事;播放綠色農產品種植過程的視頻,帶領網友『雲參觀』生態果蔬園,解讀一粒糧食如何從枝頭走向餐桌。這種『產品溯源+文化輸出』的立體化傳播模式,讓雙鴨山『好物』不再是簡單的商品,而是承載地域風情與人文情懷的『文化符號』。

  不僅僅是在『雲端』,現場同樣火熱。通過『展會+直播+電商』的深度融合,傳統農業展區突破現實空間限制,實現『展品變商品、流量變銷量、參觀者變投資者』的多重轉化。

  每一次展會上,當黑土地的饋贈遇見『雲端』經濟,一場場關於味道與文化的雙向奔赴,正為雙鴨山這片沃土注入源源不斷的生機與活力。

  展會平臺『圈粉』共尋合作機遇

  展會不僅是對外展示形象、拓展合作的重要窗口,更是積極尋求對外合作機遇、實現合作共贏發展的重要平臺。在通過展會展示自我、宣傳推介優勢品牌、推銷『名優特新』產品的同時,雙鴨山市積極主動開展交流對接,努力實現新的合作成果。

  哈洽會期間,雙鴨山市抓住難得契機,先後與廣東省對俄貿易促進會、浙江省黑龍江商會及眾多企業家展開了深度對接洽談,全方位展現雙鴨山城市發展優勢,探尋互利共贏契合點。市商務部門主動出擊,以詳實的數據、生動的案例,向對接的企業和客商全面介紹雙鴨山投資機會清單,重點推介雙鴨山市投資項目清單,深度解讀雙鴨山市產業布局及基礎建設情況,充分展現該市在傳統產業昇級、新興產業發展、未來產業培育上的巨大潛力與廣闊的合作空間。

  經過洽談對接,雙鴨山市在農產品精深加工、品牌打造、產銷對接和低空經濟、康養產業等多領域,與多個企業達成合作意向。通過產業鏈條延伸提昇農產品附加值,擦亮『黑土富硒』金字招牌,共拓國內國際市場;依托低空經濟蓬勃發展之勢和該市產業布局、發展基礎,與意向企業就低空產業園、低空觀光旅游、低空物流等項目進行了深入探討,擬在『低空+旅游』、『低空+物流』及低空裝配制造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依托該市優良的生態環境、豐富的文旅資源和較為成熟的康養產業基礎,與意向企業在康養社區打造、康養裝備制造、『醫療+康養』產業發展等方面達成合作意向,將以銀發經濟為牽引,打造康養項目群,為未來產業發展、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注入新動能,推動雙鴨山產業結構向『新』向『綠』昇級。

  同時,雙鴨山經開區圍繞產業方向主動對接項目客商,圍繞釩產業延鏈補鏈、陸港物流樞紐、能源進口等方面,成功推動多個企業明確投資意向。此外,四縣四區也圍繞各自特點和產業布局,全面展示獨特優勢,多方聯系合作伙伴,積極引進各方客商,努力達成合作成果。參展商們在展示推銷產品的同時,紛紛聯絡客商、捕捉商機,尋找合作伙伴,謀求更好發展。

  (原載5月28日《黑龍江日報》)

作者:    來源:雙鴨山日報    編輯:安賀
相關文章
版權所有 @ 雙鴨山日報社 黑龍江東北網絡臺主辦
本網站為雙鴨山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