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鈕
禁止違規吃喝,不是吃喝都違規
//shuangyashan.dbw.cn  2025-06-19 07:17:36

李家林

  各地縱深推進違規吃喝專項整治,劍指權力尋租、公款濫用等沈?,是正風肅紀的必然選擇。但在執行鏈條中,個別地方『層層加碼』,把『禁止違規吃喝』簡單等同於『禁止吃喝』。這種行為也是懶政,是形式主義的變種,讓商家失了生意,也讓民生煙火黯淡。

  集中整治違規吃喝是為防住腐敗,加強黨的作風建設,而不是防住人間煙火;從來只有『禁止違規吃喝』,沒有所謂『禁止正常吃喝』。不管采取什麼樣的整治措施,都是為了剎住違規吃喝歪風,讓經濟社會更好地發展和民生福祉更大地改善。一切的整治措施,都是通往這個目標的『橋』和『船』,而不是簡單地禁止正常餐飲,不計民生地盲動蠻乾。

  違規吃喝從來不是簡單的『吃飯』,而是『四風』滋長的溫床、腐敗萌發的土壤——公款宴請藏著權力尋租,酒桌應酬裹著利益輸送,『觥籌交錯』間,紀律底線被瓦解,權力公信被侵蝕。黨中央從八項規定破題抓黨風廉政建設,正是以『小切口』撬動『大成效』,管住少數人的『嘴』,贏得的是千萬百姓的『心』。這是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更是民心所向的必然選擇。

  對『不吃不喝,經濟不活』『經濟要搞活,紀律要松綁』等錯誤論調,必須正本清源,黨性原則和黨的紀律不存在『松綁』的問題。這些『歪風飯局』,啃食的是公共信任,腐蝕的是政治生態,必須以『零容忍』態度連根拔除。

  而正常餐飲,是民生的底色、人性的溫度、經濟的脈搏。2024年我國餐飲收入超5.5萬億元,橕起超3000萬從業者的飯碗;街頭巷尾的特色店、闔家團聚的聚會飯、朋友小聚的大排檔,本就是生活日常與市場活力之體現。當然,對於一些靠『舌尖上的腐敗』紅火一時的餐廳飯店,肯定會受到影響。這類餐廳也需讓『實惠』重入菜單,以品質服務重聚人氣,這恰是行業健康昇級的契機。

  本該精准的『手術刀』,在一些地方成了『亂揮的大錘』:凡聚餐就審查、凡宴請就乾預,『一碗面、大罰款』,自己掏錢請兩三好友聚一聚也不行,普通黨員乾部吃飯戰戰兢兢。這些『層層加碼』,看似『積極作為』,實則是懶政思維下對政策的誤讀、對民生的漠視,用簡單粗暴代替精准治理,拿形式主義掩蓋能力短板。餐館沒了客流,消失的不只是煙火,更是服務員工資、養殖戶訂單、供應鏈循環……層層加碼的代價,最終壓在勞動者肩頭。

  整治要『精准』,得把『紅線』『綠燈』『尺度』劃清楚。首先,『紅線』錨定違規靶心,公款買單的奢靡宴請、利益勾兌的酒桌交易是必打區,頂風違紀者露頭就打;『綠燈』照亮生活煙火,自費團聚的家宴、合規商務的餐敘是保障區,親友小酌、街巷小聚,生活的底色本就是人間煙火。『尺度』劃分行為邊界,嚴管絕非管死,紀律劍指權力異化的貪腐病灶,而非私域裡的尋常人情,若把『嚴管』異化為對個人請客『上綱上線』,連獨自小酌都要動輒『亮紅牌』,便是捨本逐末。當然,即便是個人宴請,也需守好『小酌怡情、不耽正事』的分寸。
 各地執行時,嚴格區分違規吃喝與正當的餐飲需求,既要錨定『腐敗零容忍』的鐵規矩,又要守住『煙火不熄滅』的民生線。一方面,堅持全面從嚴、一嚴到底,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公款吃喝、餐飲浪費等歪風陋習露頭就打、反復敲打。一方面,為正常消費亮綠燈,讓大家可以品嘗美味,讓城市更有煙火味,讓人情更有溫度。(摘自人民網)

作者:    來源:人民網    編輯:楊宏圖
相關文章
版權所有 @ 雙鴨山日報社 黑龍江東北網絡臺主辦
本網站為雙鴨山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