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 孫曉宇
昇級社區球館、創新政務服務、破解群眾『如廁難』……自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黑龍江省雙鴨山市積極引導各級黨員乾部下沈基層,聚焦群眾『急難愁盼』,以學促乾推動學習教育走深走實,用實際行動書寫『民生答卷』。
在友誼縣康樂社區,300餘平方米的羽毛球館裡熱鬧非凡。市民們或弓步接球,或躍起扣殺,揮動球拍享受運動快樂。這座公益羽毛球館每天早4點至晚9點『全年無休』,日均吸引超百人來此運動。
今年5月末,康樂社區聚焦居民訴求,將羽毛球館改造納入『民生微實事』,投入6.8萬元昇級基礎設施,在地膠下增設運動地板,增強地面緩衝力,降低運動受傷風險。
常來打球的當地市民李彥萍說,政府把老百姓的需求放心上,實心實意辦實事,讓大家打心眼裡覺得溫暖。
友誼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李浩說,自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針對建築垃圾堆積、球館設施陳舊等問題,縣裡迅速響應,目前已辦結22個民生事項,解決65件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在集賢縣商貿城的菜市場裡,肉類、果蔬琳琅滿目,市民們正在精心挑選,可『如廁難』曾是這裡商戶和群眾的『鬧心事兒』。幾天前,商貿城公廁正式開放,白色瓷磚牆面乾淨整潔,洗手臺、便池等設施一應俱全,讓群眾的『方便事兒』終於得以解決。
商貿城人流量大,為解決群眾『如廁難』,首先要解決新建公廁用地緊張問題。今年3月,集賢縣住建局環境衛生服務中心創新思路,通過租用門市改建公廁,破解用地問題,還建立了長效管理機制,從日常保潔到設施維護定標准、嚴執行,讓公廁『好看又好用』。
『新公廁又近又乾淨,政府操心我們老百姓的大事小情,真真切切提昇了我們的幸福感。』在市場經營蔬菜的商戶馬英笑著說。
集賢縣還以本次學習教育為契機,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為群眾提昇出行體驗。在當地安邦河大橋改造現場,數臺旋挖鑽機轟鳴作業,施工人員輪班奮戰。這座曾被百姓稱為『卡脖橋』的老橋,改造後將『變身』為全長120餘米、寬40米的新橋,預計11月底完工。
『改造後大橋實現了雙向八車道通行,還設置了獨立防滑人行道和無障礙設施。』現場施工負責人黃志鵬介紹,橋面拓寬、通行效率提昇,行人安全更有保障。
在雙鴨山市政務服務中心,諮詢導辦、醫保、社保等窗口忙而有序。年初以來,這裡針對公積金租房提款業務增多、群眾排隊超半小時這一情況,抽調業務骨乾組建應急小組,創新推出『潮汐窗口』。當等候人數超20人時,啟動線下『潮汐窗口』,轉變為公積金專窗受理業務,同步指派志願者協助群眾線上辦理相關業務。
『現在平均排隊時間縮短到15分鍾,大廳人少了一半!』雙鴨山市政務服務中心主任關鑫說,通過采取一系列便民舉措,讓公積金提取告別『紮堆辦』,把便利實實在在送到群眾身邊。
雙鴨山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孫巍說,雙鴨山市以學習教育為契機,推動『學用轉化』,通過『承諾踐諾』『志願服務』等活動,引導黨員乾部解民生難題,累計化解物業、鄰裡糾紛、停車難等問題9388件,以實乾實績書寫溫暖人心的『民生答卷』。
(新華社哈爾濱6月24日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