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牢水利『安全堤』捍衛民生『水位線』
本報訊(記者 李瑩瑩 首席記者 楊軍)水利不僅關乎農業命脈,也與民生福祉息息相關。未雨綢繆、准確預判、科學預防、守穩安全,今年市水務部門堅持『防抗救』相結合,統籌推進水旱災害防御各項工作,全力以赴多措並舉築牢水利安全防線,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
強化預警監測,精准防控風險。與氣象、水文部門建立水旱災害防御會商機制,充分利用監測預警平臺,實時跟蹤雨情、水情變化。目前已召開水旱災害防御專題會議4次,累計發布預警工作提示兩期,聯合市防指、市氣象局發布山洪災害、中小河流洪水預警三期,對基層一線發送預警短信972條,叫應了26名山洪災害防御責任人,做到叫應必有反饋,為危險區群眾轉移避險爭取時間和主動。同時運用智能水位監測技術手段,對37座水庫進行全天候監控,確保隱患早發現、早處置。
壓實防汛責任,落實應急准備。嚴格執行『市包縣、縣包鄉、鄉包村』三級包保水旱災害防御責任制,對全市水庫、堤防、在建工程、山洪災害危險區等重點部位落實水旱災害防御責任人1688人。並根據實際工作需要,組建局領導班子成員帶隊的市級包保縣區水旱災害防御技術指導組,進行24小時待命,隨時准備為基層抗洪一線提供技術支橕力量。細化修訂水庫安全度汛、山洪災害防御等領域各類方案預案,並組織集賢、寶清、饒河編制《城市超標准洪水防御應急預案》,切實提高防汛搶險應急處置能力。
排查整治隱患,加快水毀修復。按照全市防洪工程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要求,按照『汛期不過、檢查不停、整改不止』原則,在常態化排查基礎上,市水務局集中組織開展汛前防洪工程度汛隱患排查整治,發現並整改隱患問題41個。認真落實水毀工程項目法人責任制,全市8處防洪工程水毀修復工程均已在汛前完成施工。同時借助全國防災減災日等,開展了三期水旱災害防御知識宣傳活動;通過『線上』方式,組織開展了三期水旱災害防御業務培訓。
築牢水利『安全堤』,捍衛民生『水位線』。當前正值主汛期,市水務局將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立足於防大汛、抗大洪,進一步壓實水旱災害防御責任,加大行業監管力度,做好水利工程汛期防洪調度工作;進一步加強防洪工程隱患排查,對重點部位加密排查頻次,落實專人24小時緊盯險點變化,發現問題及時報警和處置;進一步強化水雨情監測預警,組織應急、氣象、水文等部門加強水旱災害防御會商分析研判,滾動預測預報;進一步加強汛期值班值守,全面打好2025年水旱災害防御攻堅戰,為全市經濟社會穩定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