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鴨山創新實施『生態總長制』推進生態治理體系走向現代化
黑龍江日報記者 潘宏宇 本報首席記者 楊軍
面對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何答好生態文明建設這道時代必答題?
今年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20周年。在這一重要理念的正確指導下,雙鴨山市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推動雙鴨山大地實現美麗與發展雙贏。
雙鴨山在全省率先推出『生態總長制』改革,實現山水林田湖草系統問題共商、共治、共建、共享。通過推進『生態總長制』,有效提昇了生態環境質量,為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生態保障,走出了一條具有雙鴨山特色的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新路徑,為築牢祖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貢獻了『雙鴨山方案』。創新管理模式集中統管集約高效
盛夏時節,在饒河縣大佳河省級自然保護區,一對東方白鸛『夫婦』帶著羽翼漸豐的幼鳥在蘆葦蕩中悠閑地覓食。
東方白鸛為何選擇在這裡『安家』?『近年來饒河縣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全面實施「生態總長制」,通過退耕還濕、水質淨化、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措施,濕地生態系統持續改善。』饒河縣生態總長制調度指揮中心主任王明宇一語中的。
2023年雙鴨山市林草局牽頭制定了《雙鴨山市生態總長工作實施方案(試行)》,明確整合全市林長制、河湖長制、田長制和生態保護等機構職能,建立生態總長新模式,實行生態總長分區劃片管理責任制,優化多長合一、一巡多查、協同共治的生態保護聯動機制,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
在四方臺區,原本河湖長、田長、林長共82人,實行『生態總長制』後,經過整合現有生態總長36人,精簡率達56%。這樣一來,破解了生態治理保護機構設置重復、組織體系各自封閉運行的體制障礙,克服了缺乏整體性、系統性、協同性的組織運行弊端,徹底實現了資源整合。
雙鴨山市打破部門壁壘,將相關職能優化整合為『一套班子』。設立市、縣、鄉、村四級『生態總長制』辦公室,實行『一長統籌(生態總長)、三長銜接(林長、河湖長、田長)、多長合一、上下聯動』的運行機制,變多部門『單打獨斗』為『一家統管』,構建起共商、共治、共建、共享的組織體系。
為解決同一領導因兼任不同區域的『某長』導致履職效率低下的問題,該市以村為基礎單元,綜合地理布局因素重新科學劃分片區網格。在同一區域內,市、縣、鄉、村四級負責人統一擔任『生態總長』,負責分管區域的巡林、巡河、巡田、巡生態等綜合管護職責,實現『一員多責』,建立了責任清晰、協調有序、監管有力的管理機制。
雙鴨山市林草局局長張文寶介紹,雙鴨山市堅持保護與發展並行、落實與提質並重,積極探索河湖長制、林長制和田長制『多長合一』的綜合監管模式,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推動山水林田湖草管護實現全覆蓋,走出一條以『生態總長制』為特色的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新路徑。
生態賦能發展多重效益成色彰顯
2022年度省級林長制考核雙鴨山被評為優秀等次;2023年該市林草局榮獲『全國林草系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2023年度省級田長制考核被評為優秀等次;2024年度省級林長制考核被評為優秀等次;2025年寶石河獲得國家級幸福河湖建設資金項目資金支橕8000萬元;全市已連續35年無重大森林火災發生,2022-2024年連續三年被省森防指授予『森林草原防滅火先進單位』稱號……
『生態總長制』的實施,為雙鴨山市帶來了顯著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
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得以改善。2024年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96.2%,未出現重度污染天氣。實施入河排污口『分級分類、賦碼管理』制度,共排查出504個入河排污口,全部完成溯源,2024年底完成了501個排污口整治。河湖治理效能提昇,2024年完成河湖岸線利用整治等各類問題411個,整改『清四亂』遺留難點問題2個,查處涉水案件28個,解決了歷史遺留水利頑疾。2024年完成6條幸福河湖建設任務。
農業生產基礎不斷得到夯實。截至2024年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連續五年達到100%。黑土地保護成效顯著,示范區內土壤有機質平均含量53.907克/千克,耕地平均厚度25.06厘米。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提昇,全市糧食作物種植面積1552.11萬畝,產量125.35億斤,實現『二十一連豐』。
治理效能與基層減負雙提昇。通過機構整合、人員精簡、會議整合、流程優化、事項整合,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約了行政成本,切實為基層減負,實現了生態治理的集約化、高效化。
發揮協同效應厚植綠色發展底色
寶清縣龍頭鎮柳毛河村黨支部書記蔡臣帶著村民將他們收集的一車廢棄農藥瓶、化肥袋送到鎮裡的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站。『從今年年初到現在,全鎮共回收農藥包裝廢棄物38萬個。』龍頭鎮黨委副書記丁金說。
田間地頭、灌溉溝渠隨處可見的各類農藥包裝廢棄物,不僅嚴重污染了土壤和水體,更對農民生產生活造成不良影響。寶清縣充分利用『生態總長制』點多面廣的優勢,發動全縣各級生態總長制網格長、網格員,嚴格巡查片區內的山林、田地、河流等各個區域,利用『啄木鳥』APP等智能工具,徹底解決了農藥廢棄包裝物『亂丟亂棄』的狀況。
雙鴨山市創新推行的『生態總長制』,有效統籌調度生態管護各方力量,實現了『1+1+1>3』的協同效應,成功構建起集約高效的生態環境保護新模式。
為進一步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生態支橕,雙鴨山市將持續深化推進『生態總長制』。聚焦『制』與『治』,持續深化制度創新,完善運行和協作機制。著力健全聯席會議、巡查檢查、請示報告、提級辦理等工作制度,細化責任與流程,常態化開展聯合檢查和專項行動,推動形成齊抓共管、全域共治、標本兼治的強大合力。以工作體系、責任體系、考核體系、監督問責體系『四個體系』建設為抓手,強化生態工作監督獎懲。科學動態設置考核指標,統籌開展對生態護林員、監管員、河湖管護員、網格員的業務培訓和履職考核,構建科學有效的績效考核評價體系。營造良好氛圍,推動社會共治。鼓勵支持各類市場主體參與生態治理,增強全社會共同參與意識,著力構建市級統籌、區域協同、部門聯動、社會共治的生態治理新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