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中國好人榜』入選者付秋華
本報記者 郭林林
多年來,她一如既往地照顧著前婆婆和癱瘓在床的現任公婆,用實際行動踐行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譜寫出一曲真情奉獻的溫暖之歌。她叫付秋華,是集賢縣福利鎮畜牧站站長,前不久榮登2025年第二次『中國好人榜』。
組建新家帶著『婆婆』嫁人
付秋華有過兩段婚姻,她和第一任丈夫雖生活中歷經風雨,卻一直互相扶持、相濡以沫。然而,天有不測風雲,2011年,丈夫因病不幸離世,留下她和年邁體弱的婆婆。由於老人的其他子女都不在身邊,就剩下婆媳倆相依為命。為了照顧好婆婆,讓老人生活得舒適些,她專門給老人租了房子,每天為老人洗衣、做飯,把老人照顧得無微不至。
一個女人獨自扛起一家人的生活,上有體弱多病的婆婆,下有正在讀書的兒子,學費、生活費、醫藥費方方面面都需要付秋華一個人去應對,生活的艱辛可以想象。在親戚朋友的不斷勸說和兒子的理解支持下,付秋華放下了心裡的包袱,准備迎接新的感情生活,和現任丈夫初次見面,付秋華就把前婆婆的情況毫無保留地告訴了他,結婚前,付秋華同現任丈夫商量,想要繼續照顧前婆婆,讓老人安享晚年,現任丈夫也是個孝子,很痛快地就答應了下來。
精心照料15年不離不棄
付秋華不僅一如既往地照顧著前婆婆,還將這份關愛延伸到了現任公公婆婆身上,常常過著兩地跑的日子,白天照顧現任公婆,夜晚又跑回前婆婆處照顧,現任公婆對夫妻倆的孝順行為也非常支持。然而,隨著年紀增長,現任公婆的身體狀況每況愈下,腦梗、小腦萎縮、心髒病接踵而至,公婆相繼癱瘓,生活無法自理。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丈夫的兄弟姐妹們因工作、家庭等原因,無法長期陪伴在側。在這個關鍵時刻,付秋華主動站了出來,她毅然決然將公公婆婆接到家中,扛起了照顧公婆的重擔。
15年來,付秋華一直與公婆吃住在一處,她早就把公婆當成親生父母一樣對待,二老對她也像親生女兒一樣疼愛。早些年,老兩口經常住院,有時一整月都在醫院度過。在那段艱難的時光裡,付秋華白天在單位工作,中午、晚上在醫院裡忙前忙後,送飯、陪床,精心照料公婆的生活起居。出院後,她對公婆的照顧細致入微,不僅為公婆准備了舒適的房間,還根據醫生的建議,制訂了詳細的護理計劃:為公婆翻身、擦洗、喂食、按摩……每周給公婆洗澡、剪指甲,她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重復著這些事情,從未有過一絲怨言。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公婆雖然癱瘓在床,卻從未生過褥瘡。老人每次到醫院復查,醫生護士都稱贊付秋華,說她比專業護工做得還好。
用心陪伴讓老人安享晚年
付秋華說:『孝順不僅是物質上的供養,更是心靈上的陪伴與慰藉』。除了生活上的照料,付秋華還十分注重公婆的精神需求,天氣好的時候,付秋華經常會推著輪椅,帶公婆到戶外散心、曬太陽。她知道公公喜歡聽戲曲,便專門買了一臺收音機,每天定時播放公公愛聽的曲目。閑暇時,她還會陪公婆一起看老照片,聽他們講述過去的故事。每當公公回憶起年輕時的經歷,眼中都會閃爍著光芒,付秋華就靜靜地坐在一旁,認真傾聽,不時還提出幾個問題,讓公公能更盡興地講述。她也時常講一些新鮮事兒給老人聽,哄老人開心。
付秋華在照顧自家老人的同時,只要遇到村裡老人有困難,她都會想辦法幫忙。看到困難老人身上衣物不乾淨,她會主動從家找出乾淨的衣物給老人們送去;看到老人沒吃飯,她也會帶老人到家裡吃一口便飯;遇到老人買藥就醫不方便,有時間她會帶老人去衛生院或幫老人把藥送到家門口……她的愛心和善舉,讓大家十分感動。
2022年,前婆婆和現婆婆因病相繼離世。如今,只剩下公公和他們一起居住。付秋華表示,未來的日子裡,將會一如既往地用心守護一家老小,用愛心橕起一方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