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靈宇 本報首席記者 楊軍攝影報道
轟鳴的收割機穿梭在田間地頭,農戶們搶抓晴好天氣忙著收割、轉運,秋收『主戰場』上熱火朝天一片繁忙景象……
秋收,是農業生產的『年終大考』,關乎糧食安全與農民增收。
『10月23日完成全部收獲、10月30日實現旱田高標准秋起壟。』面對25.48萬畝秋收任務,雙鴨山農場今年以『早謀劃、精落實、強保障』為主線,同步推進提前測產、機械准備、技術保障等工作,全方位備戰秋收,誓將『希望田野』變為『糧倉滿溢』的實景圖。繪好『作戰圖』多維研判築牢秋收根基
『備戰秋收,既要摸清「家底」,更要找准「路子」,提前測產就是摸清「家底」最關鍵的一步。』雙鴨山農場農業發展部負責人沈明濤說道。
農場9月初啟動全域測產,組織測產小組深入各管理區,以『隨機取樣、實割實測』方式,細致測算玉米、大豆、水稻的畝穗數、穗粒數、千粒重等指標,為收獲順序制定、機械調配提供依據。目標設定上,農場實行『節點化管控』,以『掛圖作戰』推動任務落地。
面對『前期乾旱後期可能多雨』的特殊天氣,農場既有清醒認知,更有充足『備戰底氣』。108臺收獲機械、50臺大型整地拖拉機、219臺旱田整地機具全部檢修完畢,50餘臺運糧車與1500噸儲備柴油『整裝待發』;依托『三五早播』技術,52%以上的早熟玉米與95%的統一熟期大豆便於集中高效收獲;13.97萬畝模擬股份制經營積累的管理經驗、20萬噸以上倉儲能力(12座烘乾塔日烘乾6000噸),及高標農田項目提昇的排灌與道路通行能力,共同織密秋收『保障網』。
為凝聚合力,農場通過廣播、微信群推送秋收政策與天氣預警,組織黨員乾部到田間宣講,引導樹立『早、搶』意識。第三管理區主任曲波表示,黨員乾部帶頭『示范收獲』,輻射帶動農戶參與,形成『上下同心、齊抓共管』的備戰氛圍。
鍛造『硬實力』精耕細作破解秋收難題
『秋收備戰,關鍵在「實」、核心在「效」。』雙鴨山農場副總經理盛大海表示,要聚焦機械、設施、技術等關鍵環節,以『精細化准備、靶向性破題』提昇作業能力。
機械與設施准備實行『全鏈條管控』。各管理區逐一摸排農機具分布,缺額便引進高效機車與抗災機具,嚴卡檢修質量,杜絕『帶病機車』作業。第三管理區農機負責人王漢斌介紹,該區收割機8月底前全部檢修完畢,且均通過『試割』驗收。
田間通行上,農場重點修繕田間路與橋涵,加固易損路段、拓寬狹窄通道、清理排水系統。種植戶黃金龍感慨:『往年坑窪路段常陷車,今年墊碎石、拓路面後,一天能多運幾噸糧。』
倉儲與物資方面,備足油料、配件、苫布等,全面檢修曬場、烘乾塔、電力設備。烘乾塔負責人劉同江說:『提前備600噸煤、4500昇柴油,檢修好鍋爐與控制系統,可日烘乾400噸糧食,確保收上來不「捂糧」。』
技術保障以『減損增收』為核心,推出『培訓+改裝』舉措:開展機收減損培訓覆蓋基層人員與機車手;針對澇窪地、倒伏作物分別為收割機加裝履帶、扶倒器等配件。機車手稱,培訓後知曉割臺高1厘米每畝少損2公斤糧,技術細節至關重要。
此外,農場結合測產反映的作物成熟度差異,細化『收獲標准』。旱田『適時收獲、分段搶收』,控制收割機速度每小時8公裡以內;水田『分段收獲與直收結合』,避免『雪捂糧』。
下活『長遠棋』守牢底線賦能持續發展
『秋收備戰不僅要「收好今年糧」,更要「謀好明年事」。』農場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田昊表示,要同步抓好安全防控與長遠規劃,為農業持續發展注入『長效動能』。
安全防控上,農場構建『全方位防護網』。開展全員農機安全教育,確保受教育面與簽字率100%。第二管理區主任孫中原介紹說,他們已組織3次農機安全培訓,現在機車手都能熟練操作安全設備。
森林草原防滅火與秸稈禁燒實行『雙線作戰』。前者落實林長制與屬地責任,逐級簽責任狀;後者遵循『全時段、全區域、全面積』禁燒原則,重點區域『專人專責』監控,推進秸稈還田(比例不低於90%),無法翻耕地塊『打包離田』。
為明年生產做好規劃,農場同步推進五大重點工作。優化種植結構,計劃擴大雜糧、雜豆等高效特色作物面積5000畝,擬增種1萬畝大豆、試種2000畝高粱;打造農業示范帶(點),推廣分公司28項農業實用技術;強化農田水利建設,投資800萬元新建3座小型水庫與5公裡灌渠;推動種子、化肥100%集團化運營,切實降低生產成本;推進社會化服務,統籌抓好黑土地保護、智慧農業發展及單產提昇等重點工作。
雙鴨山農場有限公司以『組合拳』打響秋收備戰『主動仗』,25.48萬畝田野間,機械轟鳴、人影忙碌,盡顯『發展有後勁』。『秋收大幕將啟,我們會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真抓實乾」的行動力,把「豐收藍圖」變為成果,為糧食安全貢獻力量。』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楊春會如是表示。
豐收的序曲已經悄然響起。目前,隨著各項准備工作全面就緒,雙鴨山農場各管理區已陸續拉開秋收序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