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婷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閱兵儀式,以威武的陣容、昂揚的姿態,復刻了那段烽火歲月的不屈抗爭,彰顯了新時代中國的強國底氣。當戰旗獵獵、鐵流滾滾駛過長安街,不僅是對歷史的深情回望,更是對未來的莊嚴宣誓。廣大黨員乾部當從閱兵儀式中汲取精神養分,將『愛國情』熔鑄為『奮斗行』,在新征程上續寫屬於我們這代人的榮光。
以『苟利國家生死以』的赤誠築牢信仰之基,做紅心向黨的傳承者。『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是抗戰精神的核心要義,也是鐫刻在每一面受閱戰旗上的精神圖騰。『狼牙山五壯士』縱身跳崖守氣節、『平型關大戰突擊連』浴血衝鋒破敵陣……每一支受閱隊伍的背後,都是一段『把一切獻給黨和人民』的壯烈史詩。這份赤誠,不是抽象的口號,而是具體的行動指南。黨員乾部要以閱兵精神為『信仰坐標』,把對黨忠誠融入血脈,在理論學習中『補鈣壯骨』,深學細悟黨的創新理論,從抗戰歷史中讀懂『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的深層邏輯;在政治歷練中『淬火成鋼』,始終心懷『國之大者』,在重大原則問題上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在日常工作中『知行合一』,把『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落實到每一件民生小事上,讓『紅心向黨』成為最鮮明的政治底色。
以『千磨萬擊還堅勁』的韌性扛起奮斗之責,做挺膺擔當的實乾者。不畏艱難、百折不撓的精神品格,是中國人民在抗戰中淬煉的意志豐碑,也是閱兵儀式展現的時代氣質。從當年『小米加步槍』對抗『飛機加大炮』的殊死拼搏,到如今新型裝備列陣、精銳力量集結的強國氣象,無不印證著『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奮斗真理。這份韌性,是奮斗者必備的『精神脊梁』。黨員乾部要以閱兵精神為『奮斗號角』,在崗位上踐行擔當,勇於『啃硬骨頭』,主動到鄉村振興、基層治理、重大項目建設等『吃勁』崗位歷練,在破解復雜難題中增長纔乾;善於『攻堅克難』,面對改革發展中的堵點難點,不回避、不退縮,以『釘釘子』精神一抓到底;甘於『默默奉獻』,在平凡崗位上深耕細作,把每一項工作都做到極致,讓『實乾擔當』成為最亮眼的履職標簽。
以『直掛雲帆濟滄海』的豪情續寫復興之篇,做勇立潮頭的開拓者。民族復興是貫穿百年歷史的主題,也是閱兵儀式傳遞的堅定信念。閱兵不僅是對歷史的紀念,更是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莊嚴承諾,從抗戰時期『救亡圖存』的吶喊,到新時代『強國復興』的征程,中國人民始終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奮勇前行。這份豪情,是推動民族復興的強大動力。黨員乾部要以閱兵精神為『復興引擎』,在新征程上開拓創新,樹立『大視野』,把個人奮斗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既胸懷『詩和遠方』,也腳踏實地辦好『眼前事』;激發『新動能』,主動學習新技術、新理念,在數字化轉型、綠色發展等新領域敢闖敢試,以創新思維破解發展難題;凝聚『向心力』,團結帶領群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把『復興藍圖』轉化為『實景畫卷』,讓『復興有我』成為最堅定的行動自覺。
閱兵的號角已化作前行的鼓點,歷史的回響正催生出新的力量。從紀念勝利到開創未來,從致敬先輩到砥礪自我,我們唯有將閱兵儀式中汲取的精神力量,轉化為『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事事落實到位』的執行力,纔能在新的『長征路』上,續寫無愧於歷史、無愧於人民、無愧於時代的嶄新篇章。
(作者單位:雙鴨山市集賢縣委組織部)
|